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普利斯效应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普利斯效应是世界银行的斯坦利.普利斯首先发现了税收与国内储蓄之间的变化关系的现象而受到人们的广泛注意,后人们将这一现象称作普利斯效应。

       在发展经济学中,一种典型的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尽可能地提高政府储蓄所占的份额,以维持收入增长所要求投资的增加。人们一般会认为,私人储蓄的增长,从来受到诸如人均收入低,以及储蓄能力最强的家庭私人消费倾向于高级化的制约。外国储蓄来源的限制,也使计划制定者和援助提供者格外强调制定动员政府储蓄计划的必要性。因此,为实现提高政府储蓄份额这一目标,在可能性的情况下所采取手段都是通过对税收结构的重大改革或是通过提高现行税率。这一观点的基本假设和理论依据是:每当增加一个美元的收入时,国有部门的消费倾向远比私营部门要小得多。据此,转移到政府的收入能够提高国家的储蓄率。实践中在很多的发展计划制定者们便产生了一种普遍看法:税率的增长与成功的发展战略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那些愿意承担更高的国内税赋的国家,也被外国援助国认为更值得提供援助。
       事实上,在发展中国家增加税收并非易事。除了那些自然资源禀赋优越的国家或地区,很难期望发展中国家会有接近工业国普遍实行的那么高的税率。且不论其他原因,仅人均收入低这一因素,就使得广大国民在维持基本生计之后,已没有多少纳税余地了。虽然遭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有资料表明,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能够提高其国民生产总值中税收的份额。通过积极地推行提高税率来动员储蓄的政策,促进了政府储蓄率的提高。但是,这些都是基于在政府新增税收的边际消费倾向(MPC)低于私营部门需要支付新增税收后边际收入的消费倾向时的情况下,增加税收才能增加储蓄。通过预算结余可能形成的政府储蓄,在日本经济发展的早期,确实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预算政策使储蓄动员获得成功的其他案例却几乎没有。有证据表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政府新增税收的边际消费倾向已经高到如此地步:增加的税收非但不能增加国内储蓄总额,反而减少了国内储蓄总额。这一现象被称为“普利斯效应:。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普利斯效应”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